書刊名 Title | Knowledge & Practice in English Medicine, 1550-1680 (2000) |
作者 Author | Wear, Andrew |
出版社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出版年 Year | 2000 |
語言 Language | English |
ISBN (10 / 13) | 0521552265 |
Bibliography Reference | (STC, Duff, GW . . .) |
來源網址 Web Link | http://catdir.loc.gov/catdir/samples/cam031/00022600.pdf |
評論者Reviewer | 王儀君 |
撰寫日期 Date | 2016. 10. 11 |
Ø 書評 Review (中英文不限 Chinese or English)
近年來醫學人文方面的研究已逐漸成為跨領域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即便是中世紀或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醫藥都可以讓現代人了解過去的文化和醫藥知識的演進。誠如本書作者Andrew Wear教授所說,醫學知識和行醫經驗是這本書的重點;在開宗明義第一章,Wear就點破中世紀時的疾病與死亡在人生之中佔了很重要的份量,因為人的壽命相對較短,年輕生命因疾病或意外而失去也是經常聽聞的憾事,所以基督教的教誨書裡經常出現生與死的問題。如同Wear所說,十七世紀初,人們的壽命只有36.4,每一千個孩子,會有一百六十位在不滿一歲前死亡。那個時代住在鄉村的人似乎能活得較為自在,大規模疾病的感染率較低,其原因不外乎城市的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極易蔓延,但生活於蚊蠅孳生沼澤地區的人們更是不易生存,每千位嬰兒的死亡率高達250至300(12-13)。根據Wear的研究,到現代前期,傷寒、痢疾和黑死病都讓人聞之色變,如果伴隨戰爭與饑荒,大規模的疫病更經常一發不可收拾,既貧且窮的人們即使有Poor Law社會制度的照顧,也難以面對重重的生存壓力。現代前期的醫生或接生婆多半由私人聘請,醫院極少,專業的醫師經常碰到層出不窮難以解決的問題,Wear都一一陳述。Wear的專書有兩個部份,十個章節;疾病治療、生活環境、外科手術和醫療改革貫穿全書,不僅有歷史感,而且也能從文獻資料探知在醫療知識不發達的時代的行醫模式和醫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