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TACMRS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 17 屆「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 國際研討會」

時間 : 2023 年 10 月 20-21 

地點 : 中國文化大學

徵稿啟事

會議官網

引人入勝 : 諧和與渾沌——有序與無序的辯證

有序與無序乃人類思維中普遍的認知結構之一,在各知識領域及文化場域中往往成為常見的思想範疇 (categories),藉以描述或檢視某些現象、經驗或想像。政治上的改朝換代、社會現象的起伏變遷、文化趨勢的輪轉演變等等,也常會運用治與亂、和諧與失調的概念作為探究標準之一。此外,文學藝術之表現也經常以諧和與混沌的概念來進行切磋琢磨、分析演繹。

因此,許多創生神話會將世界之初始描述為由渾沌中生成秩序,絕非意外。赫西俄德 (Hesiod) 的《神譜》(Theogony) 和柏拉圖 (Plato)《蒂邁歐篇》(Timaeus),均提及世界的創生是由混沌狀態而來。聖經《創世紀》講述神創造世界的過程,起初「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和合本 1:2),接著神才區分出光與暗、晝與夜、日與月、陸與海、 植物與動物,為世界帶來秩序。彌爾頓《失樂園》亦將太初濛鴻狀態稱為混沌 (chaos);而上帝所建立的和諧秩序 (以伊甸園為表徵),則隨著人類的墮落,淪為撒旦的禁臠,導致世人為猜忌、悖逆和混亂所擺佈。同樣的,《周易・繫辭上》第十一章也提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顯示中國古代對世界生成的理解,也是從太極混成至陰陽相生,進而劃分動靜、剛柔、虛實,乃至生生不息。

在各種描繪愛情的詩篇中、探討信仰或性靈掙扎的陳述中,亦或是講述政治紛爭的敘事中,作家往往也會以有序或無序的概念作為隱喻、象徵或論述結構。比如說,在約翰・鄧恩 (John Donne) 的〈哀歌第十三首〉中,詩人描繪自己因為與戀人分離,而陷入了迷亂的混沌深淵 (“old Chaos”)。史賓賽《仙后》筆下的紅十字騎士,遭受巫師阿契瑪戈(Archimago) 和杜艾莎 (Duessa) 的矇騙,面臨一連串凶險的危難,並陷入了精神上的譫妄混亂,後來得到亞瑟和烏娜 (Una,象徵真理及和諧) 的解救扶持,才得脫困境,重登聖潔境界。此外,在莎士比亞《暴風雨》一劇中,流亡的米蘭公爵普洛斯彼羅 (Prospero) 來到蠻荒之島,降伏桀傲不馴的卡利班 (Caliban) 和奔放不羈的精靈艾麗兒 (Ariel),並在島上建立新的權力體制。凡此種種,均為有序與無序此消彼長的極佳寫照。相信在其他各類作品、各種領域中,有關有序與無序的折衝、融合或反覆辯證的題,更是俯拾即是。

本屆研討會徵求藝術史、文學、哲學、歷史、地理學、宗教研究、文化研究、古典
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以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亦樂見有助於促進東西方對話
之研究。本屆會議建議子題如下所列,然論文主題及範疇不在此限:

・探討宇宙觀、創世神話、世界觀或神話體系中之系統概念、混沌狀態,或有序/無序之變化。


・分析藝術作品中的對稱/不對稱,或關於有序/無序之理論、技法或表現方式。


・探索音樂中和諧/不和諧之運用,及其他涉及有序/無序消長之表現手法。


・研究宗教教義、信仰、靈性、異端或道德觀中,關於合一/混亂、節制/無度,及其他有序/無序之論述或辯證。


・詮釋文學、藝術或其他類型作品中關於調和/不和、多元共存,或有序/無序之互動或融合。

本屆會議誠摯邀稿,歡迎古典、中世紀與早期現代領域之論文,及跨越傳統學科分界
的論文投稿。稿件中、英文不拘。本會議接受個人或小組 (3 位發表者) 提案投稿,每篇論文發表時間為 20 分鐘。

敬請於2023 年 1 月 6 日前,將摘要 ( 英文 250 字為限;中文 500 字為限 ) 及一頁的個人簡歷寄至 TACMRS.ccu@gmail.com。本屆年會謹定於 2023 年 10 月 20-21 日於中國文化大學舉辦。本會議免註冊費,論文發表者若居住於臺灣,原則上須具備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有效會員資格。入會申請表可到學會網站下載,或以電子郵件來函索取。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參考學會網站 (https://tacmrs.org.tw/)。關於主辦單位資訊,請參
考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網站 (https://eng.pccu.edu.tw/)。

聯絡人:

主辦單位信箱 : TACMRS.ccu@gmail.com
聯絡人 : 黃嘉音
郵寄地址 : 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台北市士林區 11114 華岡路 55 號。

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