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屆「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 國際研討會」
時間:2020 年 10 月 23-24 日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
徵稿啟事
《Food: Sacrificial, Spiritual and Secular》
內容:
飲食,無論是世俗的或是精神的、物質的或是形而上的、人亦或是非人的,在 地球的歷史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議題。人類的歷史便是食欲與自然環境相爭的 漫長故事,而飲食行為則是涉及鬥爭與犧牲的充權實踐。關於飲食的面相能闡 明或複雜化許多議題,其範疇涵蓋了勞動史、休閒史、科學史、生產史、倫理 考量、宗教論述與實踐,以及環境關懷。
吃與喝不單只是生物行為,更是別具深意之舉。在創世紀中,上帝賦予人類支 配自然界的優勢地位,正如諾亞被囑咐人類可以將世上生物作為食物。在聖經 中,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規則更涉及了族群身分的建立。在希臘神話中,由於 冥后普西芬妮於冥界吃了石榴,才有了四季的更迭。在荷馬史詩《伊里亞德》 中,阿基里斯之拒絕進食則顯現了他既是優於常人卻又亞於常人的地位。飲食 於許多宗教中,也是人神連繫的根本隱喻。對基督徒而言,聖餐禮的麵包和酒 代表著耶穌在世界上的永存,無論是在符號層次還是現實中,正如但丁《神 曲》中《地獄篇》關於烏戈利諾一節裡的具象化描述。
食物、飲料和飲食型態向來是諸多領域與時期之重要主題。例如,柏拉圖與色 諾芬認為饗宴是進行哲學探究與享用智慧之宴的理想場合;在中世紀的英國傳 奇裡,盛宴和慶典不僅是社交場合、更是奇蹟與神秘事件發生的場合。在湯馬 斯.摩爾筆下的《烏托邦》中,飲食的道德意義與倫理意涵,被置於農場設計 和飲食論的脈絡下探討;莎士比亞的《馴悍記》中,彼特魯喬不讓凱薩琳吃肉 來,想以此來抑制她的暴躁脾氣,顯示出當時人們認為食物的攝取會影響人體 內四種體液的平衡;瑪麗蘿絲夫人則於 1621 年發表的散文傳奇《尤瑞妮雅》裡 以指涉詹姆士一世宮廷內的宴席狀況來反映當時社會上宴飲文化的轉變;班強 生則在劇作《狐坡尼》裡,藉由描述主人公食用鸚鵡、夜鶯、孔雀和鴕鳥的行 為來塑造他縱慾無度、社會行為異常與道德堕落。在視覺藝術方面,飲食也是 富含寓意和象徵的重要文化寶庫。豐饒角讚頌著豐收和感恩,而富含宗教意涵 的畫作中的蘋果則經常象徵救贖。除此之外,在物質文化中,異國食物的輸入見證了頻繁的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是剛起步的全球化現象:自從柳橙自西班 牙被引進之後,在比利時的法蘭德斯等地區便被視為財富的象徵、而有著冠狀 苞片的鳳梨從南美洲被引進之後,便在歐洲家具與繪畫之中成了權力的象徵。
本次會議旨於探討食物/飲料/飲食行為相關之重要議題,歡迎人類學、地理、歷史、文學、藝術、政治、社會學、宗教和文化研究等領域中,前現代至近代早 期之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賜稿。本次會議建議子題如下(但不限於此):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的藝術與視覺創作
・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分界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之批判探討
・烹飪書寫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政治
・宗教、異教或神聖形式之食物/飲料/飲食行為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禁食、節慶或醫療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情緒、執念或語言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性別、種族身分或社會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道德/律法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生態、哲學或神學
・食物/飲料/飲食行為與中世紀主義或科技
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誠摯邀稿,歡迎跨越古典、中世紀與早 期現代領域之傳統學科分界的論文投稿,稿件中、英文不拘。本屆年會包括個 人論文發表及圓桌會議,接受個人及小組提案投稿(須附各篇論文摘要)。為了 確保發表的論文品質,發表者請於 2020 年 8 月 31 日前繳交論文全文初稿。獲 選的論文將進行同儕審查並刊登於期刊 Ex-position。
敬請於 2020 年 1 月 6 日前,將摘要(英文 250 字為限;中文 500 字為限)及 一頁的個人簡歷寄至 tacmrs.ntu@gmail.com。本屆年會謹定於 2020 年 10 月 23- 24 日於國立臺灣大學舉辦。本會議免註冊費,與會發表論文者若居住於臺灣, 須具備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之有效會員資格。入會申請表可 自學會網站下載或以電子郵件來信索取。
深入了解: 2020 TACMRS 國際研討會網站:https://2020tacmrs.wordpress.com/ TACMRS 學會網站: https://tacmrs304975943.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