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屆「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 國際研討會」
主辦單位: 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
時間: 2019年11月1-2日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
Call for Papers (Extend to 26 January 2019)
《肉身、靈魂、精神與心智:從古代到前現代的健康、疾病與治療》
內容:
本研討會著眼探討健康、疾病與治療之議題,議題範疇兼及肉身、心理或精神層面,涵蓋諸家學科領域與眾多文化表述,例如:藝術、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與醫學。尤其聚焦於對古代至前現代有更深入的認識,如何進一步闡明當代整體健康與整體治療之方法。
自古代、中古時期, 乃至前現代以降,於個人與社會兩種層面上,關涉肉身、心靈與精神之健康,皆企圖以整合方式了解疾病及其治療之道。而和諧與平衡之崩解,不論攸關孑然個體,群己關係,或牽涉上帝與神祇,皆可能導致個人「不適之疾」(依英文字面語義而言,「適」之「不復存」焉,謂之「疾」也),乃至招致鉅厄磨難。
文學作品中有豐富的題材探討前人對待疾病與治療之態度。在古典時期,疾病乃希羅悲劇之重要主題。佩托拉克、但丁和薄伽丘描繪相思、精神抑鬱和疾病對道德與社會之衝擊。喬叟、高爾、藍能與珍珠詩人也齊心探索疾病與醫學隱喻上、題旨上的種種面貌。在文藝復興和前現代時期,塞凡提斯在《唐吉軻德》裡探究窘困的老境與動盪的心靈。其他疾病與治療之議題,關乎身體也好,關乎心理也罷,皆可見諸莎士比亞作品中。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如約翰鄧恩對身心健康的拉鋸亦多有著墨。
本次會議建議子題列舉如下,但不限於此:
• 古典、中世紀與前現代文學中的疾病、健康與治療
• 古代晚期至前現代之奇蹟故事
• 關於身體與精神之疾病與治療的神學與宗教情境
• 聖經中的疾病與治療
• 朝聖、神龕、遺物與治療
• 古典、中世紀與前現代哲學中的健康、疾病與治療
• 從古代至前現代的醫療文學
• 歷史中有關疾病與治療的研究
• 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疾病與健康
• 探討自然與人體健康的環境與生態批評
• 醫療專業與制度的宗教性和精神性
• 古典、中世紀與前現代對疾病與健康的觀點對近代文化和後現代的影響
• 描繪疾病與治療在肉身與精神層面的藝術表述
敬請於2019年1月26日前,將摘要寄至 <tacmrs2019@gmail.com> ,並在信件標題說明【第13屆台灣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國際研討會投稿摘要】;全文截稿時間為2019年8月1日。本屆開放3至4人一組的panel投稿形式,送審資料參見下方文字說明。
個人送審摘要需包括:
1.論文標題、摘要 (英文最多250字,中文最多500字Word.doc格式)
2.簡歷(所屬單位職稱),並含通訊地址、電郵、電話或傳真號碼
Panel投稿送審資料包括:
1.Panel description及panel title
2.Panel籌組人聯絡資料
3.各篇論文標題、摘要 (英文最多250字,中文最多500字Word.doc格式) 及每位發表者簡歷(所屬單位職稱),並含通訊地址、電郵、電話或傳真號碼
深入了解: 聯絡人: 輔仁大學英文系劉雪珍(Cecilia H. C. Liu)老師
研討會連結:https://www.tacmrs2019.com
附加檔案 :